认真开展抗震设防普查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开展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设防加固和改造,确保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要制定实施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的整体规划。水利、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并做好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城镇上游或位置重要的水库,易燃易爆易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危、旧校舍的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工作,确保稳定安全。
(三)着力关注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震灾给人民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
把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群众生活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理念。各级政府必须准确把握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保护群众生命、保障群众生活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理念,始终贯穿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新的理念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要进一步抓好防震减灾规划的实施工作。市地震局要会同市政府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实施方案,对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我市农村地域广大,人口稠密,抗震设防薄弱,农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刻不容缓。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我市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发改、建设、规划、园林、地震等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农村民居调研,制定技术规范标准,免费提供建筑设计图纸,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广。要制定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计划,提高农村民居建设施工质量。各县(市)、区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抗震设防措施,解决抗震设防薄弱环节的地震安全问题。
进一步做好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建设。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和已有人防工程等场所按规划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难救生设施,拓展城市防震减灾避险空间,完善地震应急支持保障系统。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各级地震、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要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网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教育、地震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中。科技、卫生、文化、地震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要依托石家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对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宣传力度。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每个县(市)、区要至少建立一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至少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要充分发挥乡(镇)、村、街道、居委会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宣传作用。要组建防震减灾宣传流动小分队,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规模,充实宣传内容,完善宣传体系。要加强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员的培训,组织防震减灾宣讲团,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