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克州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报备的紧急通知

  二、在预案内容上注重完整性,避免 “支离破碎”。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何时做,调动哪些资源做,不仅要求预案内容准确无误,而且更讲求内容完整。

  一是应具备基本要素。要素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缺一不可。针对不同的预案,其要素要求也不相同,必须将要素是否完整作为检验预案质量高低的“试金石”,并贯穿预案编制全过程。编制总体、专项和部门预案,必须具备“八大”要素,即适用范围与工作原则、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信息监测与预警、分级标准与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应急处置与资源保障、预案监督与管理、预案简本与操作手册。编制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即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信息监测及报告、现场处置程序及措施、善后工作事项等。

  二是应符合政策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必须注重预案的合法性、合规性,把握方向,确保应急预案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使预案有法律依据,具有权威性。如确立部门、单位职能职责时,就要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单位职能职责相一致,与政府有关机构“三定”方案相衔接。

  三是应不断吸收成功经验。在编制预案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其他地方、部门、单位的应急预案,善于从中吸收成功经验,借鉴有效作法。同时注重与以往的案例作分析比较,从中归纳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做法,把过去传统的、经验性的处置方式凝练升华为科学、规范的处置手段,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做法纳入预案。

  三、在预案应用上注重操作性,避免“空洞无物”。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使其实用、管用。因此,编制预案必须注重操作性。

  一是讲究“明”。每个预案应当明确体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的各环节工作,一看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决不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如分类分级标准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职能职责定位能具体的尽可能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能简化的尽可能简化,文字语言表述能通俗的尽可能通俗。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宜“粗”不宜“细”,不能事无巨细,毫无弹性。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