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标准。最低要满足先行的50%节能标准。对于一些结构可靠、预期寿命较长的大型办公建筑,可按照65%节能标准实施改造。
(二)分类实施。对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节能改造方案》中把建筑物按年代划分为四个类别,即:1959年以前的建筑、1960-1980年的建筑、1981-2005年的建筑、2006-2007年的建筑。
(三)施工方便。充分考虑施工简便,尽量不影响正常的工作,降低劳务费等。
(四)经济合理。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材料尽量经济实用,并坚持修旧利废。
三、技术方案
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主要包括五部分:
(一)外墙
主要对建筑物外墙实行外保温或内保温,《节能改造方案》中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外墙提出了不同的改造措施。
1.原外墙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水刷石、涂料的建筑墙面实施外保温。
2.原外墙为剪力墙结构、面砖饰面或玻璃饰面的实施内保温。
(二)外窗
外窗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主要对原来密封性差、隔热保温效果差的外窗实施“推拉变平开、单玻变双玻、通体变断桥”的改造,使其达到保温隔热、密封降尘的效果。
1.原外窗为钢窗的,拆除旧窗,更换为单框双玻塑钢窗。
2.原外窗为普通铝合金窗或普通塑钢窗的,增设单玻塑钢窗。
3.原外窗为木窗的,可采用加密封条的方法,以达到气密性的要求。
(三)屋面
屋面主要增强其隔热、保温和防水功能,有条件的建筑可实行“平改坡”,或进行屋顶绿化。
1.原屋面严重破损的,清除原屋面,增设6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隔热。
2.原屋面无损坏者,在现有的屋面上喷射聚氨脂保温材料。
(四)采暖系统
主要提高采暖系统的热利用效率,实施分户控制、分室调温,减少热量的浪费。
1.1980年以前的建筑,由于管道老化,实行全部改造。
2.1981年以后的建筑,实施局部改造。
(五)电气照明系统
主要更换节能灯具和实行电气自动控制,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1.2005年以前的建筑物,由于不符合当前建筑照明标准的要求,实施线路和灯具全部更换。
2.2006年以后的建筑物不进行改造。
(上述改造措施,《节能改造方案》在第三部分“节能改造方案”中,对112个改造项目一一确定了具体改造技术方案)。
四、费用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