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创造有利于企业竞争与发展的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办好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促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权的流通。设立环渤海区域综合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
基本思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商品化为重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体制架构,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滨海新区的科技投入,到2010年滨海新区R&D投入达到GDP的3%,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先导区。
重点改革内容:
1.创新高新区开发与管理模式,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加快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与科技部共建,相关企业联合开发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支持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留学生创业园”、“发明专利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建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纳米技术、新型材料等重大科技专项研发转化平台。探索联合开发、利益分享的新机制。加强京津冀科技合作,实现与北京中关村园区互动发展。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一流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依托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创新型企业,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构建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创新业绩考核机制,对经营者和科技人员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
鼓励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3.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基础,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发展专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创建滨海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形成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促进技术流动和转移。
4.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实行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试行高级人才双聘制度,探索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天津滨海国际人才市场,探索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人才评价方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实行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三)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逐步把天津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贸易中心。
基本思路: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国际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点改革内容:
1.加快建设东疆保税港区。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东疆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建立以天津电子口岸港航信息子系统为依托,“一个窗口”对外、高效便捷的口岸管理与通关体制。以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为龙头,推进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功能整合、政策叠加,完善与周边地区和内陆腹地的保税物流体系。建设辐射并带动“三北”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全面连接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物流运营中心。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