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登记、建档造册,建立隐患数据库,切实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数字准。排查出的每项隐患要详细记录隐患的基本情况、类型、主体责任单位、形成原因、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内容。4月上旬,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完成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的填报、汇总工作,建立全市企业、乡镇、区县和市有关主管部门四级隐患排查数据库。其次,要大力加强街道乡镇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建设。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积极抓好所属街道乡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街道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增强人员和装备力量;市安全监管局要针对街道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加大推动指导力度。三是建立市、区县和行业部门、企业四个层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机制,同时做到“三明确”,即明确责任部门、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人,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和通报制度。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在每月10日前将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以简报形式刊发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三)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各区县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措施,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督促指导。二是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确定阶段性重点整治的隐患,建立市、区县、行业部门三个层面的隐患治理督办机制,实施隐患分级治理和动态监控,落实责任单位、督办人、督办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限,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区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相关单位,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组织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全面认真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要予以公开曝光。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