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人才开发为根本,充分积蓄产业发展后劲。一是要加快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引进步伐。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网上信息服务功能,举办公益性的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赴南京、合肥、西安等人才高集聚地区招聘高层次毕业生,积极组团参加广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挖掘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同时,组织申报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领军型人才。充分发挥市外国专家局在引进国外智力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引智步伐,努力争取国家、省引智渠道和经费的支持,加强与外国专家组织的联系,多途径引进外国专家来我市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指导,全年力争引进博士、国内外专家、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0人以上。二是要积极营造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并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落实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开发区“人才房”建设。整合全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优秀人才,积极筹建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专家委员会。三是要切实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启动“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扬州市新能源新光源产业海外培训班,组织我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和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关园区负责人赴国外学习培训。加强与国际嵌入式技术培训认证机构合作,组织我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技术培训,促进嵌入式技术在我市新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
附:2008年扬州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
│序号│ 目标任务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
│ 一 │发展目标 │
├──┼─────────────────────────────────────────────────────┬─────┬────────────────────────────┤
│ 1 │全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年销售收入达170亿元以上(市经济开发区120亿、高邮28亿、仪征12亿、维扬6亿、江都2.5亿 │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仪征市、维扬区、江都市、广陵区、宝│
│ │、广陵1.5亿、宝应1.5亿),高纯硅产量达500吨以上(市开发区);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分别达到1400吨/年和7000万片│ │应县 │
│ │的生产能力(高邮1100吨/6600万片、维扬180吨/300万片、江都60吨/300万片、仪征60吨);新增太阳能电池产能130兆 │ │ │
│ │瓦(市开发区50MWp、高邮50MWp、仪征25MWp、维扬5MWp);高亮度芯片100KK/月、大功率封装50KK/月(市开发区)。 │ │ │
├──┼─────────────────────────────────────────────────────┼─────┼────────────────────────────┤
│ 2 │争创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 12月底 │市科技局、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仪征市 │
├──┼─────────────────────────────────────────────────────┴─────┴────────────────────────────┤
│ 二 │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
│ 3 │及时收集、统计、上报产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料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完成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 │ 每月 │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宝应县、维扬区、广│
│ │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 │ │陵区、邗江区 │
├──┼─────────────────────────────────────────────────────┼─────┼────────────────────────────┤
│ 4 │认真贯彻落实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扶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维扬区、广陵区 │
├──┼─────────────────────────────────────────────────────┼─────┼────────────────────────────┤
│ 5 │做好全市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数据的月度统计工作。 │ 每月 │市统计局、各县(市、区)、市经济开发区 │
├──┼─────────────────────────────────────────────────────┼─────┼────────────────────────────┤
│ 6 │充分发挥市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的作用,加强对行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 │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 │
├──┼─────────────────────────────────────────────────────┼─────┼────────────────────────────┤
│ 7 │制定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力度。 │ 12月底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 │
├──┼─────────────────────────────────────────────────────┼─────┼────────────────────────────┤
│ 8 │加强LED和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政府采购管理,积极推广使用LED、太阳能电池等节能产品;在利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道路照明│ 12月底 │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卫生局、文化局、公安局、政府采购中心│
│ │、各类信号指示灯、显示屏,机关、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加快推广使用LED和太阳能光伏产品。 │ │等 │
├──┼─────────────────────────────────────────────────────┼─────┼────────────────────────────┤
│ 9 │启动LED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有效推进LED照明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道路、示范小区、示范广场和示范景区│ 12月底 │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房管局、市路灯管理处、市园林局、市│
│ │建设,加大LED照明、交通信号灯、户外广告牌推广和使用的力度。 │ │公安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
├──┼─────────────────────────────────────────────────────┼─────┼────────────────────────────┤
│ 10 │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LED和光伏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创造条件支持重点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 │ 12月底 │市银监局、市人行、市金融办 │
│ │资或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 │ │
├──┼─────────────────────────────────────────────────────┴─────┴────────────────────────────┤
│ 三 │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
│ 11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2月底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商检局 │
│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企业产品标准建设,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级扬州半导体照│ │ │
│ │明检测中心和国家级光电检疫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挂牌运作。 │ │ │
├──┼─────────────────────────────────────────────────────┼─────┼────────────────────────────┤
│ 12 │加快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扬州-南京大学半导体照明研究院”、“江苏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商检局 │
│ │中心”、“新光源公共服务中心”等产学研联合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 │ │
│ │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 │ │
├──┼─────────────────────────────────────────────────────┴─────┴────────────────────────────┤
│ 四 │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
├──┼─────────────────────────────────────────────────────┬─────┬────────────────────────────┤
│ 13 │培育和扶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主业突出的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加强企业的战略重组│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维扬区、广陵区 │
│ │和资源整合。 │ │ │
├──┼─────────────────────────────────────────────────────┼─────┼────────────────────────────┤
│ 14 │以顺大公司为龙头,发展太阳能级和电子级高纯度多晶硅材料,确保江苏顺大年产1500吨高纯硅项目顺利投产。 │ 6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 │
├──┼─────────────────────────────────────────────────────┼─────┼────────────────────────────┤
│ 15 │大力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对接融合,打通产业链,积极开发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拓│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市科技局 │
│ │展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应用范围,壮大配套产业规模。 │ │ │
├──┼─────────────────────────────────────────────────────┼─────┼────────────────────────────┤
│ 16 │认真按照全市产业布局要求,推进产业发展:高邮市重点发展太阳能单晶硅材料、切片加工、太阳能电池,延伸发展太阳│ 12月底 │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维扬区、广陵区 │
│ │能LED照明灯具,形成“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LED照明灯具”产业链;仪征市重点发展│ │ │
│ │太阳能电池、室内外LED照明灯具、LED显示屏等;维扬区重点发展砷化镓单晶半导体材料、单晶硅棒、切片、太阳能光伏│ │ │
│ │电池等;广陵区重点发展汽车照明、各类指示用LED灯泡、节能灯等LED专用照明产品;宝应县以宝胜集团为重点发展非晶│ │ │
│ │硅太阳能电池等。 │ │ │
├──┼─────────────────────────────────────────────────────┴─────┴────────────────────────────┤
│ 五 │强化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条 │
├──┼─────────────────────────────────────────────────────┬─────┬────────────────────────────┤
│ 17 │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研发实力强、生产规模大的知名企业,重点引进GaN等半导体材料生产企业、大功率封装企业、培育 │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高邮市、仪征市、宝应县、维扬区、广陵区 │
│ │或引进专业化的光伏发电专业设计和工程施工企业、抓紧引进和落实芯片切割等配套设备生产企业落户。 │ │ │
├──┼─────────────────────────────────────────────────────┼─────┼────────────────────────────┤
│ 18 │以中电科55所为龙头,装备12台MOCVD及相应芯片生产设备,建成国内技术领先的LED外延片生产基地。 │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 │
├──┼─────────────────────────────────────────────────────┼─────┼────────────────────────────┤
│ 19 │加强项目管理,加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施的推进力度,提高项目开工率。 │ 12月底 │各县(市、区) │
├──┼─────────────────────────────────────────────────────┴─────┴────────────────────────────┤
│ 六 │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 │
├──┼─────────────────────────────────────────────────────┬─────┬────────────────────────────┤
│ 20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产业论坛,不断建立新的合作网络,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台湾、德国等先│ 12月底 │市经济开发区及相关园区 │
│ │进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 │ │
├──┼─────────────────────────────────────────────────────┼─────┼────────────────────────────┤
│ 21 │加快国外智力引进步伐,积极争取国家、省引智渠道和经费的支持,引进国外专家指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 12月底 │市人事局、市科技局 │
│ │强与国际嵌入式技术培训认证机构合作,促进嵌入式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 │ │ │
├──┼─────────────────────────────────────────────────────┴─────┴────────────────────────────┤
│ 七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智力度,强化人才支撑 │
├──┼─────────────────────────────────────────────────────┬─────┬────────────────────────────┤
│ 22 │发挥扬州人才市场在人才流动中的主渠道作用,定期举办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加大网上招聘力度。积极开展组团赴外地招│ 12月底 │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市经济开发区、市科技局、市│
│ │聘活动,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领军型人才。多途径、│ │经贸委 │
│ │多形式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组织新能源新光源产业海外培训活动。建立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专家委员 │ │ │
│ │会,定期举办产业发展论坛和专家峰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