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治重点。
“五小”行业中无证无照经营单位构成比较复杂,整治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分类处置。此次集中整治以小餐饮(包括干、湿点心店,熟食店)为重点,同步推进其他“五小”行业的整治。各街道要在前阶段调查摸底,掌握本辖区“五小”行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整治计划,集中开展整治。
(三)分类整治。
1.无证无照经营单位经整改后达到标准的,由有关部门督促其办理证照,实行规范经营。
2.无证无照经营单位经整改后基本达标,但离颁发证照要求尚有距离的,则给予2个月整改期,限期整改。
3.无证无照经营单位现有设施条件较差,无法整改、拒不整改或者经过整改仍差距较大的,则一律予以取缔。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单位,由工商部门会同环保、卫生、文化等部门研究确定。
4.有证有照的经营单位,由于多种原因,与现行新标准、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由卫生部门牵头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标。
(四)堵疏结合。
在以街道为单位集中开展整治的同时,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市区夜排档的设置区域内,腾出一定数量摊位,重点解决被取缔无证无照餐饮业经营户中涉及的本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出路,引导其规范经营。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五小”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张志伟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南湖区政府、秀洲区政府、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文化局等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市“五小”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由严吉丹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方案制订、组织实施、日常协调、信息汇总和进展督导等。
各区及街道要相应成立“五小”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五小”行业具体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区级政府为第一责任人,街道为具体实施单位。街道成立的“五小”行业整治组由卫生、工商、城管执法、公安等系统分别派2名执法人员参加;环保、文化系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指派人员参加,开展面上的整治工作。集中整治试点的街道,按要求抽调相关人员到位。
(二)明确分工。“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要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联合执法,形成合力。
三区:统一领导和具体负责所辖区域“五小”行业整治工作。抓好“五小”行业整治宣传发动,加大督查、监管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整治工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