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五、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一)科学规划,优化基地区域布局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城乡居民消费多样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原料专业性的需求,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地理、土壤特点,依托当地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明确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突出区域特色,避免产业趋同,优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布局。
  (二)拓宽建设渠道,加快基地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各级政府要引导龙头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强化与基地农民的合作,在本市建立稳固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接农民、一头连接龙头企业的市场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民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等社会力量到农村建立科研试验基地,提高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
  (三)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建设质量
  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原料专业性和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农业和技术监督部门要制定完善各类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组织指导基地农民严格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自检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全市农产品基地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规模效益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从2008年起,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奖励“一村一品”,制订考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农户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传统生产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把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壮大基地规模,推进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