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油菜机械化收获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油菜机械化的示范推广步伐,各地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抓上手,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重点抓好丹阳全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沃得新型油菜联合收割机生产,认真组织好油菜收割机的推广工作,积极鼓励、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和油菜种植大户从事机械化作业,培育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服务市场。
3.提高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以秸秆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通过机械化措施,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炉为主的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升秸秆加工利用的机械化水平。特别要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两侧等重点区域的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努力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全市推广小型秸秆气化炉400台。积极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化水平
把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农机产业化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特色和亮点工作着力做大做强。夏、秋两季力争完成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2500台次,创收9500万元以上,实现为农民人均创收60元的目标。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组织和协助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中介服务经纪人等,联系接洽业务,建立稳固的协作网络。强化信息服务。召开跨区作业信息发布会,并组织一部分跨区作业经纪人到外地考察、联络,落实跨区作业面积。认真做好“跨区作业证”的发放条件和管理制度。切实把好跨区作业证发放关,对跨区作业证发放做到“一个严格、四个严禁”。建立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机制,协调处理农机跨区作业应急事件。
四、积极发展特色农机
大力示范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发展。重点发展高效种植、特种水产、畜禽养殖、花卉园艺等设施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提高现代农机装备与作业水平。明确本地区高效农业装备发展重点,与大专院校、农机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新型特色农机,着重抓好设施农业(渔业)机械化技术与设备、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特种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物理农业装备等农业装备与技术的示范推广。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以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加强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扩大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特色农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