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东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二、突出五个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努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实现地区建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地区综合文化中心要集群众文化、电子图书阅览、文艺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县文化馆也要具备综合功能,积极开展活动。县级两馆建设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乡镇可结合机构改革,组建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培训、体育竞赛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级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功能齐备并明确一名村干部负责协调管理。

  (二)做好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国家投资为主,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地区群众艺术馆建设,使其充分发挥职能。地区图书馆建设要充分利用平安县现有资源实行地县共建。在农村要加强基层不同部门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通过改造,可用于村文化活动场地。鼓励基层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向群众开放,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积极争取多功能流动文化服务车,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灵活多样的文化服务。

  (三)全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积极争取“西新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并实施好国家及省上进行的各类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资金完成民和、乐都、循化、化隆四个县的电视台改造,全面建成海东电视台并正常运行。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大力提高中央台、省台及地县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率。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积极推进卫星村建设,发挥现有无线转播台站的作用,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使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并实施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逐步建成地、县、乡、村(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到2010年,初步完成地区群艺馆,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网点的新建和改造,并在有条件的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基层文化服务点。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有线电视,以共建方式建成覆盖全区农村乡镇村的基层文化信息网络,使农民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到健康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