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东行署办公室关于印发地区农业局等七个部门2007年联点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安县小峡镇下红庄村处在109国道边,距西宁市20公里,距平安县城1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该村现有217户949人口,耕地1028亩。2006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34元。目前已有47座温棚。

  二、示范村建设的内容

  1、以新引进冬暖式大棚为主导,抓好大棚蔬菜生产。在现有36座普通蔬菜温棚的基础上,抓好11座冬暖式大棚的生产和市场运营,并进一步加大普通温棚和冬暖式大棚建设规模,年内完成新建大棚40座。努力培育大棚蔬菜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并使该村成为我区蔬菜的示范基地,新技术、新品种的辐射源,带动全区蔬菜业的发展;

  2、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工作。今年继续做好蔬菜新品种引进和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工作。对现有蔬菜品种进一步优选,新引进7个蔬菜和温棚油桃品种,扩大蔬菜品种储备。从应对市场需求,突出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合理布局蔬菜种植结构,在11个冬暖式大棚安排种植樱桃西红柿7.2亩,水果型黄瓜7.2亩,普通黄瓜1.8亩,苦瓜2.7亩,西甜瓜1亩,目标经济效益实现棚均5万元;36个普通棚安排种植西红柿5.5亩,油桃1.5亩,黄瓜2.5亩,水果型黄瓜1.5亩,苦瓜1亩,樱桃西红柿1亩,菜瓜1亩,目标经济效益实现棚均5000元;

  3、继续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小麦制种项目,完成小麦制种面积400亩,并确保秋后复种面积达600亩,复种套种品种以胡萝卜、箭萿豌豆为主;

  4、实施太阳能、沼气等农村能源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村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为全村223家农户各配备太阳灶一台;

  5、吸引个体经营户进行投资,创办经济实体。组织协调个体经营户和蔬菜种植大户,组建农业科技公司,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成立蔬菜种植协会,发挥协会群众组织的主导作用,全面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年内完成蔬菜包装设计,蔬菜商标注册等工作,提高市场运作能力;

  6、继续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技术骨干进行分期分批进行系统、规范的科技素质强化培训,计划培训农民科技骨干60名。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市场经济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让农民掌握两门以上适用技术,真正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先锋队和带头人。在抓好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组织6名蔬菜大棚专业户到外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大棚蔬菜和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7、进一步抓好专业协会和示范户建设工作。对科技示范户在项目和资金的运作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使其成为传播科学技术的典型和科技致富的引领人。在现有20家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今年年再培育10户。

  三、科技示范村建设经费预算

  下红庄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93万。

  1、太阳灶223台:    4万

  2、培训和咨询费:   2万

  3、新品种引进:    5万

  4、协会及示范户培育: 2万

  5、生产用水:     80万

  合计93万:其中,农户自筹8万、申请贷款20万,争取项目55万,申请省科技部门资助10万。

  四、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好下红庄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组长要不定期驻村指导协调联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专人常年开展跟踪服务,及时反馈工作信息,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任务。

  2、强化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对技术指导组积极推进有偿服务体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将他们服务范围逐步拓展到信息咨询、产销一体、生产环节专业化等领域,实现农业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

  3、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积极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业务主管部门申报农业科技项目,力争通过项目带动,实现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抓好科技示范工作。要在每个重点项目开发中建立科技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通过单项的、综合的科技进步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项目实施。

  5、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有知识的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在抓好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抓好众多农民群众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培训,争取户均一名科技明白人,村均能有2-3名比较专业的科技人才。

地区林业局2007年
联点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我局对联点示范村的民和县峡门镇直沟村制定了2007年实施方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