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保障机制。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认真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报刊订阅“限额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坚决取消面向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集资。全面实行惠农补贴“一卡通”。进一步健全农民负担日常管理监督机制,畅通农民负担举报渠道,强化责任考核制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一)确保完成省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任务。按照省“五新一好”的试点工作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推进省定试点村和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道省道重点县道沿线、风景名胜区沿途沿线自然村的“三清、三改、三配套”,加大“一村一品”和产业化建设力度,创新机制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完成试点建设任务。
(二)突出抓好以“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继续把推进村庄整治、实现村容整洁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建绿色村庄”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省定试点村改水、改厕、改路。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5个以上“三清、三改、三配套”亮点。
(三)创新机制,浓厚氛围,提高试点工作的示范效应。重点建立健全班子领导挂点、部门帮扶、企业帮建、督促检查、年度考评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一步浓厚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氛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契机和平台,成为探索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新路子新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升温、加热。
八、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一)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党的十七大就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责任,深入调查研究,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二)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县市区党政“四新”领导班子、乡镇“四好”领导班子、农村“四强”党组织“三项创建”活动,提升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水平。坚持全面推进、平衡发展,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10个以上的“五型”建设典型,力争使更多村级组织达到“五型”目标。组织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选派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发挥活动场所综合效益。切实做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群众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不断完善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共青团、妇联、民兵等村组配套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