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二)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1、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经常、全面、系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区分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和镇(街道)要组织力量,定期对重点行业、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进行巡查。镇(街道)一级每月要巡查到辖区范围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市、区有关部门要巡查到本辖区、本系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并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重点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2、建立健全隐患分级监控治理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对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方案、实施整改,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其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各级政府(街道办)及其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涉及范围广、整改难度大、跨区域的重大事故隐患,上一级政府及其安全监管监察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落实整改。

  3、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对一些危害程度高、整改难度大、整改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发生较大伤亡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以上,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靠自身力量难以排除的,或者其他性质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事故隐患,各区政府要实行挂牌督办。各级政府安委办要会同各相关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梳理,从中确定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报同级政府实行挂牌督办,并在主要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必须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限和应急预案,加强监控,确保整改到位。对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要组织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并及时核销挂牌。

  五、重点时段

  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重点时段实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注重有序组织、有力监督、有效整改,做到边查、边整、边改,抓住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把隐患治理贯穿整个过程,确保有效有序推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