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佛山市东部,面积45.5km2,占全市面积的1.18%。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采空地面塌陷和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结合城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查明区域内隐伏岩溶发育情况及分布范围;2、根据区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分布特征和隐伏岩溶分布范围,严格控制和限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3、建立高明区富湾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示范区;4、禁止区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强采超采地下水、随意切坡等行为;5、已发灾害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四)南海区西樵山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佛山市南部,面积为37.74km2,占全市面积的0.98%。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开展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灾害专项调查;2、严格控制和限制景区内及周边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禁止区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随意切坡等行为;3、开展西樵山不稳定边坡的勘察治理;4、已发灾害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五)高明区明城-新圩-白石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佛山市西南部,面积为123.83km2,占全市面积的3.22%。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岩溶地面塌陷和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禁止高明区峰江石矿区开采抽排地下水;2、开展区域内隐伏岩溶调查,查明岩溶分布范围和发育规律,严格控制和限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3、禁止区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强采超采地下水、随意切坡等行为;4、已发灾害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六)顺德区龙江泥石流、崩塌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佛山市南部,面积为16.58km2,占全市面积的0.43%。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泥石流和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和限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2、已发灾害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七)顺德区大良-容桂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佛山市东南部,面积为146.27km2,占全市面积的3.80%。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软土地基沉降、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和限制山体周边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2、已发灾害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八)禅城区石湾-澜石重点防治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