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推广目录的种子,公布前应当经省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购买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作物种子给予补贴。
第四十二条 政府设立的种子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等无偿技术服务。
鼓励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为种子使用者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四十三条 种子管理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经营等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查阅、复制、摘录合同、票据、账簿、标签、出入库凭证、货运单、检验和检疫报告等有关资料;
(三)抽取有关样品;
(四)查封、暂扣涉嫌违法生产、经营的种子。
查封、暂扣涉嫌违法生产、经营的种子的,应当经种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期限不得超过30日;需要延长的,经种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需要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的除外。
第四十四条 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种子管理机构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
县级以上种子管理机构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政府法制机构向社会公告。执法人员应当经过执法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方可执法。
种子管理机构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时,应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遵守法定程序,公正、文明执法。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委托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实施。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种子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