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惠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管理办法》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第六条 惠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网站受理下列行政审批投诉:
  (一)拒绝、推诿、不完全履行法定的行政审批职责的;
  (二)无合法依据以及违反法定条件、程序、权限和时限实施行政审批的;
  (三)不履行法定的公开和告知义务,损害行政审批申请人知情权的;
  (四)擅自收费或者不按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
  (五)在办理行政审批、实施监督检查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六)服务态度恶劣,故意刁难行政审批申请人的;
  (七)违法违规实施行政审批,给行政审批申请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的;
  (八)其他违法违规实施行政审批的行为。
  第七条 涉及重要、复杂问题的投诉,由市监察局直接办理;一般性的投诉,转由主管行政机关办理。
  第八条 行政审批投诉的办理方式,由负责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工作部门提出拟办意见,报市监察局审定。
  第九条 转由主管行政机关办理的行政审批投诉,市监察局要求报送办理结果的,主管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市监察局。
  第十条 转办投诉件,附《行政审批投诉转办函》。需要报送办理结果的,转办函应当注明办理的期限,并移送投诉材料复印件。
  不宜转原件或复印件的,摘转投诉主要内容。
  第十一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投诉反映的问题不属实或者投诉反映的问题已作出处理并整改的,可以终结调查。
  第十二条 根据调查结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监察局视情况作出处理:
  (一)对有违反行政纪律事实,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人员,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二)对有行政过错行为的人员,依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三)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责令改正;
  (四)存在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多方面原因,被投诉单位无法单独解决的,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
  第十三条 行政审批投诉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市监察局要求报送结果的,应当书面向市监察局说明延长办理期限的理由。
  第十四条 署名投诉并留有联系方式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 投诉办结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第十六条 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网站接收的不涉及行政审批问题的投诉,由负责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日常工作的机构转信访机构处理。
  第十七条 向监察机关投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审批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监察机关对投诉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投诉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核查投诉情况时不得暴露投诉人身份。
  第十八条 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使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惩处,并为国家、集体挽回或减少损失的,按照省纪委《关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粤纪发〔1995〕19号)有关规定,对投诉人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利用本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本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绩效,发现和纠正问题,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结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是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对行政审批实施的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并依据监控的结果,做出行政效能监察决定,提出行政效能监察建议或告诫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是指具有法定行政审批权的行政机关及其依法委托实施行政审批的其他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组织。
  第四条 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依法行政;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公开公平,透明规范,便民高效;
  (四)行政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五)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六)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七)教育与惩戒相结合。
  第五条 开展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工作,应当加强与其它行政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第六条 建立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结果定期公布制度。绩效测评情况通过适当形式每月公布一次。

第二章 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职责

  第七条 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职责由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办公室履行。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主要职责:
  (一)监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行政效能和廉洁的情况;
  (二)受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反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影响行政效能和违反行政纪律的投诉;
  (三)检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情况;
  (四)调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影响行政效能和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五)总结、宣传和推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活动中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经验。

第三章 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内容

  第八条 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主要内容:
  (一)政务公开。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和形式,将应公开的内容真实、准确地公开。
  (二)依法行政。
  1.流程规范。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是否按规定的依据、步骤、条件、数量及方式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2.期限合法。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按法定的期限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3.收费合法。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按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实施收费。
  4.监督检查。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行政审批监督检查职责的情况。
  5.法律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审批应承担的责任。
  (三)廉洁行政。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廉洁情况。
  (四)群众评价。
  1.满意度。指行政审批的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行为的满意程度。
  2.服务态度。指行政审批的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评价。

第四章 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方式

  第九条 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实行量化测评,采用扣分制、评分制和加分制,每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量化测评。
  第十条 行政审批绩效测评电子监察的方式:
  (一)通过系统实时采集行政审批的相关审批数据、过程以及现场监控数据,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控。
  (二)通过系统实时采集到的信息,对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投诉及时作出处理。
  (三)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行为进行满意度调查。
  (四)通过采用不定期、事前不通知的形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审批的行为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反映其对行政审批绩效情况的意见和发表建议。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在监控、检查或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行政纪律行为的,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违纪行为,并视情节轻重依纪依法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对行政审批效能监察决定的执行情况和行政审批行政效能监察建议的采纳情况,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当进行跟踪监督。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