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重点原则。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要抓住我市粮食产业发展的重点,突出高产增效,重点发展当地主要粮食作物,解决制约当地粮食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讲求实效原则。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要与各地城镇(乡)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乡)建设规划相衔接,注重资金投入效益,重视千亩畈的长效管理和高产示范活动的延续性。
(三)集中建设原则。市与区(县、市)两级中低产田改造、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农业科技扶持等涉粮项目要优先实施于粮食千亩畈,集中各级扶粮资金,保障高产示范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两级联动原则。各区、县(市)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制订粮食大畈高产示范活动实施办法,重点是在连片500亩以上的粮食大畈中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市、区(县、市)两级联动,以促进高产示范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五)生态优化原则。粮食千亩畈高产示范活动必须注重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注重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实施内容
(一)配套基础设施。对未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障碍因子明确的大畈,优先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对已实施改造,但因年久失修等多种因素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大畈,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修复和完善,达到高产示范的生产要求。
(二)开发冬季农业。对全年抛荒的农田实行土地流转,对空闲时间超过3个月的冬闲田实行季节性转包,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中,有效制止农田抛荒。积极开发利用冬闲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粮、经、肥、菜、饲百花齐放,大力推广油菜-稻、蔬菜-稻、春粮-稻、绿肥-稻、草莓(西瓜)-稻等稳粮增效种植模式。
(三)实行统一服务。通过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服务小分队、实施小组等组织,在千亩畈中积极开展“五统一”服务。
(四)示范先进技术。以优质高产良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安全保健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药双控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机械化操作技术等为示范重点,根据当地实际选择1-2项主推技术,每个千亩畈落实10户以上科技示范户。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五)开展高产攻关。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以提高单产水平、夺取作物高产为目标,开展高产攻关,研究高产规律,提出高产配套技术,做好苗情观测和田间管理档案记录。每个千亩畈设立若干块高产攻关田,高产攻关田占千亩畈面积的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