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储备和培育“凉山清香型烤烟”、“凉山桑蚕茧”、会东金川公司“工业黄磷”、会理锌矿“锌锭”、冕宁锦屏水泥厂和西昌航天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会理鲲鹏铜业公司“精炼铜”、西昌华宁公司“无公害鸡蛋”、西昌三牧乳业公司“乳制品”、德昌金叶复合肥厂“复混肥料”、西昌航天肥料厂“磷肥”、 会理攀星公司“农具”、西昌必喜公司“苦荞方便食品”、会东三益公司“烤烟丝”、越西丰年农业科技公司和盐源世富公司“马铃薯淀粉”、盐源宝清实业有限公司“浓缩苹果汁”等产品,在2015年前达到州政府所确立的名牌发展目标。
以凉山3A、4A级风景名胜区和物流业、服务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参与省政府即将实施的第三产业品牌争创工作。
(二)多方联动,合力推进。
各部门要将名牌培育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州经委负责工业产品的培育,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扶持,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农口部门负责农畜产品、林产品的培育,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产品产业优化升级;旅游部门负责旅游服务业品牌的培育,提高旅游服务业专业化、规范化经营水平;商务部门负责物流业品牌的培育,加快正规化、规模化发展。科技部门要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技术进步、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科学管理、标准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各级科技成果评定;国土部门要在名牌培育企业发展中,对企业土地需求给予优先安排;环保部门对培育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强服务指导;金融部门对培育企业优先安排贷款,保证企业资金需求;税务部门要落实好国家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质监、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名牌创建和申报的职能作用,主动与各部门搞好协调配合,督查落实。
各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抓品牌、壮产业、促发展”的意识,将我州的优势产业发展同名牌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我州矿业、农业、畜牧业、烟草业的优势资源和行业专家人员优势,争取建立矾钛、烤烟、蚕茧、矿产品的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将我州苦荞、石榴等特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加以总结提高,力争上升为国家标准;充分发挥我州农业科技专家的作用,争取建立国家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分会组织,为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要加强对优势企业的产品整合,打造凉山行业品牌,壮大行业产品优势。
(三)实施名牌奖励制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