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筹集资金。积极争取省政府对我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桥梁改造项目的资金补助。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适当调整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对我市乡(镇)际公路由每公里补助15-25万元统一提高到30万元;农村公路桥梁补助标准从600元/平方米提高到800元/平方米。除省补资金外,各市(区)政府也要增加财政投入,把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向农民筹集资金,防止加重农民负担。
4.严格管理。把建设质量摆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首要位置,研究和改进加强质量管理的办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落实质量责任,使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程序和规定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质量不出问题。
5.建养并重。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全面总结各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教训,抓紧制定全市农村公路管养办法,落实养护责任,明确资金来源,培育养护市场,建立机构精干、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管理养护体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
6.强化监督。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质监等监督主体的职能,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网络。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确保工程质量优秀、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真正把农村公路建成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
具体任务分解情况附后:
(一)泰州市农村公路“十一五”规划建设任务分解表(略)
(二)2006年泰州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分解表(略)
附件2:
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一)目标任务。
1.农村义务教育。(1)从200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2)继续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工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3)继续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从200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大力实施合格初中和合格小学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理化生史地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艺术教育器材等设施。2006年,全市农村初中全部达标,2007年,全市农村小学全部达标。鼓励应届师范毕业生和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2.农村职业教育。(1)建设职教中心和示范性院校。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改善现有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扶持现有8所职教中心和8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力争建成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扶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建成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开展职教助学培训,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3)建设职业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创建规模较大、水平较高、资源共享、功能全面的7个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培训基地和8个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培训基地。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国外知名学校合作共建实习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培训基地在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政策措施。
各市(区)安排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安排1500万元的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市直学校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院校。职业院校要将10%以上的学费收入用于设立奖助学金和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减免,并优先组织贫困家庭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创业实践。
二、农民培训
(一)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坚持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及创新机制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民全员培训,力争达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普遍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农业从业人员基本轮训一遍,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具体目标是,2006-2010年期间,着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三种类型的培训,共培训农民85万人以上。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15万人,五年共计75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2.5万人,五年共计12.5万人;创业培训每年0.6万人,五年共计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