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塑市战略,重点实施省级六大造林工程,扎实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确保完成市级林业工程,努力打造山川秀美新运城。要精心组织环城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庄绿化,旅游、沿黄路绿化工程,加大森林资源保护防治力度,形成园林村、通道绿化互相映衬的增绿新格局,全年完成各类造林工程26.65万亩,新建园林村300个。
(四)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继续探索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秸杆气化工程、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试点工程,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大沼气村服务网点的技工培训力度,完成村级服务网点46个,全年新完成农村国债沼气项目27549户。
五、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要按照“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制度化、产品流通品牌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促进全市优势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基地逐步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及加工。2008年要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5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5个,特色有机食品5个。
(二)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建立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建设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配备村级防疫员,落实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建成86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农业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健全病虫害预警和应急机制,推进重大植物病虫统防统治。
(三)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基层尤其是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推广秸杆还田,测土配方,优质小麦栽培,果树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等实用技术,使科技在农业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
(四)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化。全面贯彻落实《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抓宣传、抓培训、抓服务、抓典型,进一步推进各种以产业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去年450个基础上,今年新发展390个,年末达到800个以上。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完善、规范工作,推进农村经营性群众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生产指导和仓贮运输等服务,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功能,真正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强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