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

  (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大型龙头企业来我市从事肉类、棉纺、粮食及蔬菜加工。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引导和扶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做亮品牌、做大规模、做强实力,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果汁、芦笋、禽肉等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工作,引导和督促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今年,引进和新上20个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人均出口创汇600元,带动60万户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
  在全市农村启动“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使10万个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逐步实现“消零”。要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构建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重点的农民工培训平台,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培养一批新型的“小老板”、“小店主”,走出运城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路子。2008年全市完成引导性培训12万人,“阳光工程”培训1.5万人,“雨露计划”培训700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增收5亿元以上。
  要以“两区”开发为重点做好扶贫工作。强化对平陆、垣曲、夏县、闻喜、万荣、新绛等六县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快落实“两区”开发项目,保证45个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启动,60%的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大力推进“两区”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解决3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着力抓好18个村,1万人口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完成移民搬迁8000人。
  三、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8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一年,中央对农业的投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报项目,上工程,使全市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一)实施兴水战略。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淤地坝、农村饮水安全、城乡节水和水源地及地下保护等六大水利工程。北赵引黄工程力争年底前达到上水条件。夹马口北扩工程9月底前完成投资17008万元,确保泉社二级站开机上水。夏县温峪引水工程、闻喜石门引水工程、李家河续建工程都要按要求完成工程进度,从根本上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加强水土保持,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亩,生态修复70万亩,高标准建设淤地坝55座。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为主的各类节水灌溉,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2万亩。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