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年3月31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做强果、菜、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壮大红枣、中药材、蚕茧、食用菌、水产品五大特色种养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坚定不移地走具有运城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努力实现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9%,力争达到11%以上的奋斗目标。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以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为重点,继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6亿公斤以上,小麦总产稳定在9亿公斤以上。要利用省扶持玉米生产的优惠政策,通过方田示范,引导农民改良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复播玉米,今年全市要发展复播玉米200万亩,玉米总产达到7.7亿公斤以上。
(二)大力发展水果产业。要把果业作为全市农业的第一产业,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做大做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全市苹果加工企业需求为重点,适度扩大嘎啦、优系富士等新品种,尤其是高酸苹果种植面积。要积极推广“五大”技术(巧施肥、大改型,抓授粉、全套袋、无公害),着力实施“六化”战略(区域化栽植、优质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宣传、全球化营销),提高现有果品质量,提高我市苹果在全国、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力争水果总产量达到32亿公斤,亩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围绕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名优稀品种,加快壮大以汾河谷地和涑水河上游为主的蔬菜产业带,2008年新发展设施蔬菜5万亩,达到67万亩,蔬菜总产达到30亿公斤。芦笋生产要以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完善订单农业模式,扩大种植面积5万亩,增收1.5亿元。
(四)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要以加快建设优质畜禽产品基地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畜禽良种繁育和饲料基地、青贮窖(池)、畜禽防疫等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力争当年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小区100个,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0.5万吨、8.6万吨和2.5万吨,增加收入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