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农机安全生产为目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上有提升。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把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机行政执法职能,按文明、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牌证管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农机生产、供应、维修和服务市场的整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加强农机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开展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和依法管理水平。开展农机职业教育和技能鉴定,规范农机执法行为,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确保我市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以新农村建设为需求,在建设节约型农机上有提升。建设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农业投入品消耗、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注重农机化发展的生态效益,推进农业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减少水土流失及灰尘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土壤自我保护的功能。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的废弃物和畜禽粪便进行切碎还田、加工与处理,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净化环境,避免资源浪费。使用高效低污染的植保、精量施肥等机械,有效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并提高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推广河塘清淤、节水型灌溉机械等,改善水质,节约水源。
7.以新农村发展为标准,在人才资源优化整合上有提升。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学有所长的年轻人,他们是农机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决定因素。加速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抓好农机人才队伍的优化整合是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促进现有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要求,应对新形势挑战,重视和有计划地组织在职干部的继续教育和素质培训。另一方面办好各级农机学校,坚持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面向社会,为农村培养一批批合格的技工人员,加快促进劳动力输出转移。认真抓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努力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还要有计划地积极引进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实人才队伍,形成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