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2006年镇江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6.促进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新的管理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开展现有行业协会改革试点,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重组和改造。建立一批由2-3家骨干企业牵头发起,相关企业和单位自愿组成、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规范运作、功能较为健全的新型行业协会。

  7.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跟踪推进配套措施的制定、落实,真正把企业投资自主权落到实处;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健全以投资代理、项目代建、项目验收、稽查及后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流程,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管理流程;引导和调控社会投资,实施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健全投资调控长效机制,建立投资监管体系。

  二、着力推进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

  8.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全面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新路子,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科学监管、规范监管水平。同时做好破产企业人员安置和完善工作。通过改革,使我市的国有资产有效地集中在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上,使国有经济的布局趋向合理,竞争力显著增强。

  9.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一是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成我市3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积极促进大港股份公司上市发行;力争有3家企业向国家证券会申报上市材料。

  10.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一是要加强各类企业董事会建设,完善监事会制度,理顺母子公司体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着眼于突出主营业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主要依据的新型薪酬制度。

  11.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继续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统计体系,建立监督检查体系。引导和督促非公有制企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