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建立各自的信息服务分中心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组织体系。
(2)根据上网点建设计划, 7月中旬前推荐上报具体行政村,明确具体负责人,准备建上网点的场所。
(3)7月底前落实各自配套建设资金。各辖市区配套建设资金分配为丹阳市、句容市各20万元,扬中市、丹徒区各15万元,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各10万元。
(4)组建各自的由市(区)、乡镇、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员等组成的信息保障队伍,人数不少于50人,主要负责当地特色农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需求、新农村建设等信息的采集发布。并组建与本地区产业特色相关的10名农业技术和种养专家咨询服务队伍。
(5)三个辖市和丹徒区负责本辖市(区)农民的信息化知识和上网技能培训工作。
3.各协办单位
(1)市发改委
负责提供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监测和分析情况,负责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上网工作。
(2)市农林局
负责提供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牵头做好市级专家(顾问)咨询队伍的组建工作,牵头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3)市科技局
负责提供农业科技相关政策和农业科普知识,协助做好市级专家(顾问)咨询队伍的组建工作。负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信息化应用成果转化,向上申报科技成果,争取资金。
4.联合共建单位
(1)市气象局
负责提供每天及一周的气象信息。
(2)市农机局
负责提供农机资源和需求信息、农机配件供应和农机具维修服务信息、农机技术应用推广信息。
(3)市农办、农业资源开发局、水利局、国土局、粮食局、供销社、农科所等农业系统其它单位以及民政局、教育局、文化局、人口和计生委、卫生局、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负责相关信息的提供,并配合市信息产业局做好相关应用系统的整合与开发。
5.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
(1)市委组织部
将实施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该项目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节约资源。
(2)市财政局
负责落实100万项目建设启动资金。
(3)致公党市委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