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容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整合并开发信息资源,建立全市农村信息保障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
(1)整合并开发信息资源。在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培育现代农民的诸如技术、生产资料、市场、产品交易、劳动力转移、村务公开、网上教育等各类信息资源,建设一批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和特色农业基础数据库。
(2)建立全市农村信息保障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依托现有的市、县(市)、乡(镇)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组建350个信息员的信息保障队伍,负责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上传。组织制定农村信息员岗位规范和要求,对信息员开展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涉农单位,组建30人的市级专家(顾问)咨询服务队伍,各辖市(区)组建由农、林、畜、水产、农机、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并且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农技人员构成的10人专家咨询服务队伍,全市专家咨询服务队伍规模达100人,在网上为农民提供咨询、答疑和指导。所聘专家(顾问)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4.技术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技术保障和技术培训。
中心平台硬件设备和网络保障由通信运营商托管维护,各上网点设备维护由建设实施单位(通过招标确定)负责,网站的技术、业务和信息的审核、维护由市信息化推进中心负责。
组织信息化知识和上网培训。结合全省农民上网技能培训工程,编制培训计划,对农民企业家和广大农民实施分类、等级培训。2006年计划实施2000人以上培训规模。已开展农民上网技能培训的丹徒区、丹阳市和初步具备条件的句容市、扬中市负责本辖市(区)的培训任务。
四、项目实施单位、协办单位和其它相关部门主要工作
1.市信息产业局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组织行政村上网点的建设。
(3)开发建设全市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4)开发一批服务三农的实用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网上服务。
(5)负责信息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以及京口、润州和新区农民的信息化知识和上网技能培训工作。
2.各辖市(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