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扶持力度。各区县、高新区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扩大玉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和规模,搞好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加大投入,强化玉米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要达到90%以上。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统筹安排各项支农资金,加大对高产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各区县、高新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保障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大力推广以“合理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为主要内容的玉米“一增五改”高产栽培技术。高产田以改种耐密型品种、合理密植、提高整齐度、适当晚收为重点;中低产田以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增加投入、增加密度、适当晚收为重点。同时,做好粗缩病、叶斑病、玉米螟等常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三)大力开展玉米高产示范活动。2008年,结合“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十、百、千、万”玉米高产示范工程,各区县、高新区都要建立10亩单产900公斤的高产攻关田、100亩单产800公斤的高产示范点,1000亩单产700公斤的高产示范片,10000亩单产600公斤的高产示范方。桓台县、临淄区、高青县要抓好2-3个示范乡镇,其它区县、高新区要抓好1-2个示范乡镇,各示范乡镇要建立高产千亩片和万亩方。特别是桓台县、临淄区两个省级高产示范区县,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四)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产出水平。要重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玉米生产基地。要组织实施好“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整合项目资源,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扩大秸秆还田和深耕面积,培肥地力。
(五)积极推进玉米产业化开发。要积极培植和扶持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产后效益,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市场信息发布、召开产销对接会等方式,搞好产销衔接。切实搞好玉米秸秆、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努力把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
三、加强对创建玉米亩产千斤市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