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
(郑政〔2008〕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水产业是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市水产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1.5万吨,产值10.9亿元。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人民群众膳食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水产业发展,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产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确保渔民持续增收,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渔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以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推进“健康养殖”建设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使渔业科技和设施装备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水平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渔民合法权益受到进一步重视和维护,为增加渔农收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2008年,我市水产养殖面积要达到1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5万吨,水产品产值突破13亿元,渔饲料加工产量达到22万吨,水产行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建成一个年产值亿元以上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5万吨,水产品产值突破15亿元;水产二、三产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渔饲料加工产量达到30万吨,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休闲渔业及观赏渔业产销值达到4亿元,水产行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无公害水产品达到100%,其中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达到10%以上;建成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渔户达到60%以上;积极发展水产业合作组织;水产健康养殖全面铺开,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初见成效,天然渔业资源得到初步恢复;建成2个水产专业村。
二、发展重点
(三)优化渔业区域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优势区域开发。近郊重点发展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沿黄地区发展规模化池塘养殖;南部、西部山区发展大水面养殖和水上游乐业;城镇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品市场流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