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习俗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婚嫁、生育、丧葬、祭祀、节庆、娱乐(含传统体育)、礼仪和生产等方面的礼仪司仪。比如:办道场、安香火、说福事、钉大门、踩排列、打闹、开秧门、哭嫁、观花、土法造纸、扛神、化竹签、喝九龙水以及民族特色食品等,对有较强观赏和娱乐价值的资料要重点加以收集整理。
(二)民族建筑
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人故居、精美木雕和石雕、精致器皿和用具、民族传统古寨、古代墓葬墓碑、石刻等。
(三)民族歌舞
主要收集已列入和未列入国家级、市级、县级的民歌和舞蹈资料。比如:娇阿依、盘歌、溜溜歌、山歌、号子、花灯、狮舞、龙舞等,对苗族民歌、濒临失传的号子要加以重点收集整理。
(四)说唱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比如:渔鼓筒。
(五)民族器乐
如耍锣鼓、细吹细打、唢呐、木叶等,主要收集器械制作、典谱、表现形式等资料。对新开发的器乐要加以重点收集整理。
二、资料收集整理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此次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分普查收集和汇总整理两个阶段进行,时间安排为2008年3月底至12月底。
(一)普查收集阶段(2008年3月底-5月底)
一是3月底前,召开第一次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具体研究和安排部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是3月底前,成立资料收集整理业务指导工作组。
第一小组。主要负责鹿角片区(鹿角镇、鞍子乡、双龙乡、石盘乡、善感乡);桑柘片区(桑柘镇、新田乡、诸佛乡、小厂乡、梅子桠乡、桐楼乡)的指导工作。
组 长:任 军
成 员:廖元德、王树林、安仕均
第二小组。主要负责黄家片区(黄家镇、润溪乡、大桠乡、朗溪乡、龙塘乡);汉葭片区(汉葭镇、高谷镇、保家镇、万足镇、靛水乡、岩东乡、长滩乡、乔梓乡、迁桥乡)的指导工作。
组 长:冉润兴
成 员:熊锡俊、王汉章、汪 婧
第三小组。主要负责郁山片区(郁山镇、连湖镇、联合乡、龙溪乡、走马乡、芦塘乡、石柳乡);普子片区(普子镇、龙射镇、棣棠乡、太原乡、三义乡、鹿鸣乡、平安乡)的指导工作。
组 长:王天平
成 员:张世锋、简文相、冉 波
三是3月底前,各乡镇组建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名单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