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全市公用事业单位要成立推行办事公开制度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制定本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具体方案,明确办事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步骤、措施等。
2、实施阶段(2006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市所有公用事业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抓好办事公开的具体工作,建立健全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投诉制度,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和发放明白卡、办事指南、办事咨询站点、设立公开公示栏等方式,及时地将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地点、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和办事程序、纪律、时限等内容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公开。要把办事公开的服务范围深入到街道和社区,设立办事公开社区便民服务点。各地各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试点工作,抓好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各级主管行政部门是所属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基层督导检查,把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统一部署,统一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3、检查验收阶段(2006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由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全市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或抽查)。对办事公开工作搞得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未按要求实施公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责令其限期认真整改,在整改期限内将整改结果上报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限期不整改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4、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中旬至7月底)。各公用事业单位要以多种方式收集本部门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意见或建议,改进办事公开工作,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制度的深入开展。
五、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抓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为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认识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推行办事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考核,认真抓好落实,及时研究和解决办事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办事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