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干扰或者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提请市政府按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执行职务。
第十一条 调查组应当在30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市长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是否问责的具体建议。
第十二条 市长接到调查报告后,应当在15日内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作出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决定,并决定责任追究的方式。
拟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在问责期间可以就问责的事项向市政府陈述和申辩。
第十三条 行政首长被问责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责令公开道歉;
(三)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四)通报批评;
(五)责令辞职;
(六)建议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者合并适用。
采用本款第(五)项、第(六)项方式问责的,按照管理权限和法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有问责情形的行政首长引咎辞职的,不再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需追究其他责任的,从其规定。
被问责的行政首长涉嫌违反党纪、政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对部门行政首长作出的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决定,应当书面告知本人,并书面告知提出问责建议的机关或者个人。
第十六条 被问责的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
第十七条 市长决定复核的,可根据复核申请的内容责成市监察局在7个工作日提交复核报告,也可另行组成调查组进行复查,并在20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查报告。
复核、复查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