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违反规定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浪费或国有资产流失的。
(四)内部管理疏松,监管不力,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1.本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
2.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机关工作人员多次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3.对本部门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未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的;
4.授意、指使本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或进行违纪、违法行为的;
5.授意、指使、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扰、干预、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五)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或行为失于检点,举止不端,有损公务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政府部门及其行政首长有本规定之外的其他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应当对行政首长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七条 市长发现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或根据下列情况,可以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一)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二)司法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三)行政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副市长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六)部门工作考核结果;
(七)其他反映部门行政首长存在的问责情形的材料。
市长在决定启动问责程序前,可以责成有关的行政首长当面汇报情况,并进行诫勉谈话。
第八条 市长决定启动问责程序后,责成市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在5日内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九条 调查组成员与拟被问责的行政首长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在调查前或者调查过程中,应当依法实行回避。
第十条 在调查过程中,拟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应当向调查组作出书面说明,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对调查组的调查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