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全面统筹学校设点布局,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进程,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作好学校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村级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建标〔1996〕640号)要求,2010年一类地区、2013年二类地区、2015年三类地区分别完成本地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

  加快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设施设备装备步伐,按照原四川省教委2000年印发的《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对已经实现“普九”的地区,一类地区在2010年、二类地区在2013年、三类地区在2015年分别按标准配齐。尚未“普九”的地区,首先应达到“普九”标准,“普九”评估验收之后的5年内逐步达到新标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筹教师资源,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队伍。
  各县市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担任教师,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队伍。

  改革教师配置模式,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严格按《四川省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核定编制,配足配齐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编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建立和完善校长、教师选任制度,统筹教师资源配置,实行县域内教师统一管理和调配。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加快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组织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送教下乡服务工作,选派优秀毕业生和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组织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的差距。

  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实行校长任期目标制,积极推行校长职级制,切实扩大民主,保障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结合推进教育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推行教师聘任制和教师结构工资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聘任新机制和“奖优罚劣、绩效优先”的分配新机制。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