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提升我市广播影视业的整体水平。加快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推出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度的品牌栏目和名优节目。全面加快我市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基本完成高清晰度和标准清晰度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升级换代,大力开发地面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多媒体等高新产业,并积极建设高清晰数字影院,积极发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真正形成以数字化建设带动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4)加快电影发行放映院线体制改革,实现院线经营品牌化。重点打造“雁荡院线”品牌,积极支持院线跨区域发展,有效拓展院线的覆盖面,争取在全国电影院线中处于前列;鼓励引进竞争机制,繁荣电影放映市场,到2010年,电影票房收入力争达到0.5亿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逐步推进电影数字化放映,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7.网络文化业。
(1)大力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网吧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和行业信息化的推进,进一步加快文化资源上网工程的建设。
(2)充分把握当前数字娱乐、内容产业大发展的机遇,鼓励和引导本地民间资金投资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等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培育和壮大现有网络文化企业,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层次提升,开创温州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四、空间布局和重大建设项目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资源禀赋,按照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特色突出的原则,构建“一心”、“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带动温州市域范围乃至浙南闽北的文化大发展,确立温州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地位。
(一)“一心”,即温州都市文化中心区和鳌江流域文化区。
--温州都市文化中心区
1.范围界定。以温州中心城区为核心,涵盖整个温州市区范围。
2.发展重点。以发展现代都市文化为重点,大力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新形象。中心城区及其他城区要根据本区域文化特色,高层次地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增强区域文化辐射力和聚集力;推进都市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重点发展新闻出版业、影视业、文艺演出和休闲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实施《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
3.计划建设项目。
(1)温州大剧院。在“十一五”期间续建,形成总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温州市标志性建筑。
(2)温州美术馆。选址在市区墨池坊,对原鹿城区政府3幢古旧建筑进行改建,形成集展示、创作、培训、研究、收藏等功能的群体建筑。
(3)东瓯文化城。拟选址在瓯海新桥,重点建设造纸和印刷工艺展示区,南戏馆和亲水戏台、永嘉学派和水心纪念堂、永嘉禅和弘一法师纪念堂、谢灵运和永嘉四灵纪念馆等。
(4)温州民俗博物馆。拟选址在白鹭洲公园或南塘街,重点进行场馆改造。
(5)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分期投资修建。
(6)瓯海区图书馆。拟选址在娄桥,重点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
(7)瓯海区市民活动中心。拟选址在娄桥,重点建设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