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河套历史文化、草原湖泊风光、民族风情、口岸边关为主题,重点开发建设以黄河枢纽工程、乌兰布和沙漠、阿贵庙为主的黄河大漠风情旅游线;以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草原、戈壁、口岸为主的乌拉特草原民族风情和边关探险及跨国旅游线;以河套田园风光为主的旅游线。以乌梁素海湿地、纳林湖、大桦背原始次生林和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为主的湖光山色休闲度假旅游线等精品线路。
  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围绕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乌梁素海与阿拉奔草原综合旅游区、维信生态旅游度假区、纳林湖景区、临河镜湖景区、沙漠生态旅游区、阴山岩画和阿贵庙景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黄河风情旅游区、纳林湖旅游景区、磴口县古汉代文物保护、黄河文化生态旅游、乌拉山森林生态旅游、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开发等项目。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通达主要景区和景点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各景区通信、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教”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增强综合接待和服务能力。
  提高旅游商品设计和制作水平。以反映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为方向,重点开发乌前旗先锋枸杞、磴口华莱士、后旗苁蓉、玛瑙石、临河工艺毡、手工编织品、河套酒类、密瓜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培育2-3个大型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龙头企业。
  强化旅游管理与宣传促销。建立面向市场、提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规范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强企业和政府间的联合,加快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与申报。推进客运交通网络和客流空间组织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构建旅游网络平台,建立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体系,多渠道拓宽客源市场。
  ㈢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
  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集约化经营的方针,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提高社区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11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左右。
  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体系。坚持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相结合,保持住宅建设的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以普通商品房建设为重点,继续扩大经济实用住房规模,适度发展中高档住宅,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化示范小区。
  规范住房二级市场。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的优惠政策,促进住房消费。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推动房地产二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房地产交易机制。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推进社区各单位服务设施对外开放,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机构逐步融入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会资源共享。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投资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点。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创办社区服务企业,开展家政、维修、接送、幼儿、养老、保健、文娱等服务。积极发展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文体娱乐机构以及老年人再教育机构。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各种特长的专职技术服务人员,积极吸纳兼职服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重点实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劳动力市场网络、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网络、救助管理站及社会福利精神病院和特殊群体教育、城乡救助体系等工程。逐步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组织。探索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小区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服务业整体水平。
  ㈣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服务业
  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等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增加值年均增长14%,2010年达到1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0%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