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农机服务产业化:“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机作业年收入达到15亿元,跨区作业年收入达到5亿元。培植50个“四有”农机服务组织和100个农机示范大户典型。
(四)分地区发展要求
沿江地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要求,调整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特种水产、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花卉园艺等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积极探索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推动农林牧副渔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
里下河地区:要高度重视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要进一步加快水稻机插秧发展步伐,加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力度,提高水稻生产的种、收、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要继续大力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恢复提高三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加快对排灌技术和机械的改造,保持和改善灌溉能力,提高防洪抗灾能力;要加快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积极示范推广油菜、棉花、荷藕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围绕水产品、水禽生产,加快引进推广饲料生产、水产品养殖、加工保鲜、贮运等机具和技术,在全市形成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水产畜牧生产机械化的区域特色。
丘陵山区:要大力引进推广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和机具,在加快提高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加快研制开发林、茶、果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保鲜等机械设备。大力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和机具,采取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来逐步缓解丘陵山区缺水矛盾,促进丘陵山区可持续发展。
城市郊区:要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大力发展与城郊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机械,形成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机械先行示范区的特色。
(五)发展重点
“十一五”全市重点组织实施“五项工程”:
(1)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以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一是加快水稻机插秧发展步伐。到2010年,全市新增高性能水稻插秧机4500台左右,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0%和95%以上。二是继续大力发展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积极推广高性能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高性能精米加工等机械,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计划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200台左右,高性能植保机械500台,粮食低温烘干机50台,建设3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1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