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各种设备包括恒温恒湿、消防、防盗报警等各种智能化设施;
5、新馆址宜选在新城西区会展中心附近,新行政中心划拨30亩地。建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利用方便的档案资料永久保管和利用中心;
6、档案馆面积中含地方志馆3000㎡。
2、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市、县(市、区)电子文件中心;第二阶段,建设市、县(市、区)电子档案中心;第三阶段,初步建成扬州市数字档案馆,各县(市、区)建成全部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投资方式:各级财政
实施时间:2006年至2010年
(1)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具体建设内容:将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内容,使各地档案馆成为电子文件备份基地和存储中心。集中采集、接收电子政务网上流转的电子公文和各立档单位在线或离线移交的业务类电子文件,建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与利用平台,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最广泛的现行文件信息资源利用和决策支持。市档案馆争取2007上半年年初步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县(市、区)档案馆2007年前初步建成电子文件中心。
投资方式:各级财政
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8年
(2)电子档案中心建设。
具体建设内容:1、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对市档案馆和7个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和部门、专业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数据资源整合,连通国家公开档案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全市档案资源基础数据库,包括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采用电子档案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含著录、标引、目录、鉴定等),管理数字化后的馆藏档案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2、建立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文件中心”,成为外网门户;建立各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文件中心”;建立基于CA认证的内网门户,按权限为各级机关提供各类档案信息。加强“三网一库”建设,对已建的网站要加强维护管理,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栏目、内容,增加吸引力、点击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投资方式:各级财政
实施时间:2006至2008年
(3)数字档案馆建设。
按照《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0)》的要求,各地档案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馆藏档案数字化方案,先行做好档案的鉴定、整理、分类等基础工作,并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动数字化建设。到2010年,扬州市档案馆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各县(市、区)档案馆建成全部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重要档案、录音、音像的数字化。
投资方式:各级财政
实施时间:2006至2010年
“十一五”期间扬州市数字档案馆项目规划
┌───────┬───────────┬─────────┬───────────┐
│ 项 目 │ 时 间 │ 分项目 │ 经 费 │
├───────┼───────────┼─────────┼───────────┤
│ 数 │ 第一阶段 │ 电子文件中心 │100万(含软件开发30万 │
│ 字 │ 2006~2008年 │ │、设备70万) │
│ 档 ├───────────┼─────────┼───────────┤
│ 案 │ 第二阶段 │ 电子档案中心 │100万(含设备等) │
│ 馆 │ 2006~2008年 │ │ │
│ ├───────────┼─────────┼───────────┤
│ │ 第三阶段 │ 数字档案馆 │400万(含录制费、系统 │
│ │ 2006~2010年 │ │开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