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展性别意识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完成性别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逐步在中小学、高校、党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
3、具体措施
(1)将妇女受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全市人才开发与培养战略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保障女性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2)基本建立起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为女性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加大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力度。把女性人才培养作为全市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和培训的各个环节,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
(4)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制度。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适合女性特点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女性劳动力和在职人员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重点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和绿色证书培训,让农村劳动妇女掌握1-2门就业技能,并能有较多的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机会。
(5)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性别意识教育课程,从小培养性别平等观念,提高妇女的自强意识。加强对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6)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扶困助学格局,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助学制度。逐步在全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深化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采取扶持政策措施,帮助贫困、残疾和少数民族女学生完成学业。
(四)妇女与健康
1、主要目标
(1)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提高女性平均预期寿命。
(3)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4)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5)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保健保偿水平。
2、支持性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0/10万以下。
(2)孕产妇保健保偿覆盖率和保健管理率达到95%以上。
(3)妇女病普查率达到80%以上。
(4)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100%。
(5)各级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建设100%达到省定标准。
(6)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持证执业率100%。
(7)妇女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85%以上。
(8)城市妇女(含流动人口)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农村达90%以上。
3、具体措施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变,增加卫生投入,加强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妇女的水平。
(2)建立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按照分级设置、属地管理、分工合理、运作有效的原则,市、县(市)、邗江区分级设置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下,完成5个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