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青少年“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扬府办发〔2006〕1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青少年“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月三十日
扬州市青少年“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扬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是扬州实现“两个率先”不可忽缺的现实和潜在力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培育、发挥好青少年的优势和作用,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青少年是7-35周岁的社会群体。本规划是我市“十一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的战略性框架和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从2006至2010年。
第一章 形势和要求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是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日益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一支朝气蓬勃的重要力量。
1、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少年,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用良好的道德风尚塑造青少年,用科学发展观引导青少年,着力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扬州人。全市各类优秀青少年典型不断涌现,各种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体验教育、快乐成长等品牌活动汇聚成我市“三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2、青少年工作全面活跃。青春创业人物风起云涌,青年文化行动精彩纷呈,青少年人才开发逐步深入。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志愿服务大潮涌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稳步发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强势推进。
3、青少年事业纵深推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五期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3%。希望工程硕果喜人,共筹集资金31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2所,受益青少年达1600人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4、青少年组织逐步完善。青联组织体系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新格局,并不断向社区、街道、乡镇、行业系统、大型企业延伸。共青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优化。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社团快速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非公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城市社区等领域青少年组织发展态势良好。城乡社区青年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各级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有新的进展。
“十五”以来,我市青少年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与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青少年发展政策法规需进一步完善。以青少年开发、青少年参与、青少年维权为优先领域的公共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够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保障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在教育与培训、就业与创业、健康与休闲、流动与迁徙、学习与交流、参与与影响、维权与保护的发展需要。二是青少年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下,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了复杂化、多元化与功利化倾向;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健康意识、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大众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有所增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三是青少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为青少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青少年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目前,扬州市区现有的少儿活动阵地大都规模小、功能少、设施差、档次低,无法满足全市青少年和广大市民更新、更高的文化活动需求,市级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还是空白。
二、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