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扬州市银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是解放思想,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开拓创新业务品种。从服务观念、服务战略、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渠道等多层面、多视角完善服务体系,以服务促规范,以服务促发展。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应重点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一是要修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金融供给主体缺位的制度;二是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装备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开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的贷款项目;四是形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信贷投入的正向激励机制。
  三是加大工业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要加强行业研究,制定行业信贷政策,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授权管理。对高风险行业、过度投资行业应上收审批权限,而对风险较低、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可适当下放审批权限,以提高信贷经营效率。进一步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审批权限,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权授信制度,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操作规程,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一区多园”、沿江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外以及苏南产业向长江梯度转移企业的信贷投入。
  四是加强贷款定价管理。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坚持风险控制优先、审慎放贷、控制下浮、引导上浮的经营理念,按照期限匹配、差别化浮动和风险收益对称原则对贷款定价进行管理,结合客户资信等级,将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大小作为贷款利率制定的依据。
  五是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营销为主体,建立和完善业务经营计划,建立金融营销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全方位的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培养自身的客户群体。尽力缓解当前存在的信贷投向结构趋同,贷款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现象,逐步形成适应自身实际的客户群体。
  各金融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树立和强化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通过合作和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特色明显的银行功能服务体系,从而在满足客户最大需求、保护客户权益的同时,赢得客户的忠诚,为维系老客户、挖掘新客户奠定基础,以实现最佳效益。
  3、积极拓展外汇业务。全市银行业机构要加大宣传外汇管理政策的力度,为涉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按照收缩管理范围、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的原则,把该提供服务的业务一定要服务到位,该管理的一定要管住。在提供优质外汇服务的同时,加强外汇管理,在账户管理、市场准入、结售汇审批、外汇检查等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当地涉外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环境。
  四、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创造良好经营环境
  1、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电子化建设是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的关键因素。从“十五”期间的电子化发展来看,我市银行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金融业的电子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银行业机构要依托现有的技术平台,加快完善和创新,为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公司化治理奠定基础。
  银行卡系统建设是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全面完成公用事业收费“一卡通”工程,将市内所有缴纳水、电、煤气、电话、手机、有线电视等费用纳入该工程,并在社区安装自助缴费设备,以方便市民缴费。但该项工作也需政府大力支持,目前,尚有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未与缴费中心签约,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并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全面建设完成“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
  2、完善银行结算体系。一是要继续规范和推行商业汇票、支票、贷记卡、信用证等信用支付工具的使用,促进社会信用的好转;二是要确立电子签名在支付业务中的合法地位,规范和促进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三是要积极发送适应个人消费、投资需要的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推广转账结算,减少现金使用;四是要研究试行融资性票据,拓宽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五是要加快建设推广大额支付系统,同时抓紧开发建设小额支付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
  3、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依法进行征信管理的基础上,要建成全市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覆盖全市的信用信息网络,首先满足商业银行信息查询的基本需要,逐步为企业信用评级、个人信用评分等业务提供基础数据。要形成少数保存全市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基础征信机构和公众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殖服务的征信服务公司并存,既有分工、又有市场竞争、运行高效的社会征信机构体系。
  4、积极寻求反洗钱工作新突破,推动反洗钱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职能部门沟通与配合的网络,真正使反洗钱工作富有成效。二是加强现金和账户方面的管理。监控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重点监控大额或可疑现金交易,并按法律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完善现金管理的非现场监测管理机制。建立现金管理非现场的监测系统,提高现金管理效能。要建立银行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换系统,对身份进行查验比对。同时要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手段,逐步提高非现金交易的比重。三是加强反洗钱工作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反洗钱工作意识,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和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