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19.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保障农民基本文化需求。完善镇综合文化站服务功能。继续改建、扩建1200处村文化活动室。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依托农村文化活动室,按照国家标准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五年内建成4600个农家书屋,2008年新建1000个。加快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131”工程,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民办公助、农民自办等形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创作和出版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结合“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素质。
  20.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范围,2008年参保人数达到60万。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特殊生活补助、灾民救助、医疗救助等体系。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探索建立敬老院建设“以奖代补”机制,保障正常运转。实施1000户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危漏房修缮工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工劳动就业、户籍登记、子女上学、居住、工伤保险、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继续实施农村残疾人安居工程。探索建立为农村高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强化部门帮扶责任,逐步改变20处经济困难镇和部分贫困村状况。实施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加快解决库区移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21.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全面落实镇(街道)、村(居)计生工作规范,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认真落实农村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在制定农村普惠政策中体现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优惠。完善区(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计生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区(市)计生服务机构建设,全面完成镇(街道)、村(居)服务站(室)基础设施标准化、形象规范化建设。稳定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的作用。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22.加强人才支持。全面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民开展示范性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加强各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尽快解决各市培训能力不足的问题。继续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各级要加大投入,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高等学历教育培训。完善激励配套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卫生、教育等人才下乡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3.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有序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起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重点支持30家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选择有条件的镇村,进行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完善土地流转奖励补助办法,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步扩大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范围,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
  24.深入推进农村配套改革。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增强基层财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区分性质、分类处理的原则,妥善处理镇村债务。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化解工作,大幅度增加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支持投入,用3年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2008年,有关部门尽快调查摸底,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解决方案。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加快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坚持确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保障收益权原则,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对平度市、莱西市适当降低各类财政专款的配套比例。对认定为青岛市欠发达镇的,市级以上要求镇配套的公益项目,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对平度市、莱西市由市财政负担,其他三市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
  25.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健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2008年各市新设1至2家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完成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2008年实现青岛辖区2家村镇银行挂牌营业。不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盘活和消化不良贷款,稳步推进青岛市统一法人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扩大农村小额信贷规模。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增强贷款诚信保障。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创新,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扩大各类保险机构的县域覆盖面。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农民医疗、养老保障方面的作用。
  26.提高办事服务效率。各级行政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依法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尽快建立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模式,各区市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大厅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健全镇(街道)、村(居)两级为民代理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办事。大力开展电子政务,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启动部门联合审批试点,切实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