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重点围绕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果业产量和效益,向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价廉、适用的农业机械。
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实施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实施好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推广项目、保护性耕作农机化示范试点项目、优质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试点项目、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试点项目、畜牧水产全程机械化示范试点项目。
(三)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
制定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规划,对农业机械制造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上市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制造业。
培育农业机械品牌。依托农机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积极培育农机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耕整地、精量播种、植保、秸秆还田、地膜回收、施肥、灌溉和果业、畜牧、水产配套机械制造业,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农机品牌,带动市农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农业机械市场。引导农机制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积极研制开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机具。
(四)大力发展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
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培育发展服务主体。重点扶持发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大户和农业机械协会等新型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农业机械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农业机械大户和农业机械户为主体,以农业机械协会和经纪人队伍为纽带,以农业机械推广、培训、销售、维修网络为保障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发展服务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推进农机三大市场建设。一是培育、发展农机作业市场。继续打好“春耕”、“双抢”、“秋收冬种”三大战役;打好“赣机北上、引机入赣、用好赣机”的“三赣牌”。二是开拓、监督农机销售市场。深入开展创建“星级文明农机市场和星级文明农机销售企业”活动,组织农机消费者开展打假,推动农机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发展、规范农机售后服务和维修市场。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