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良好的道路通行条件是提高公交运营速度和准点率的基本保障,交通组织和路权分配要围绕“公交优先”进行。
  (一)科学设置优先(专用)道。通过科学论证,合理设置公共交通优先(专用)道,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凡条件允许的市区道路应逐步设置公交专用道(或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争取3至5年形成较为完善便捷的公交专用道网络,改善市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公共交通优先车道要配套设置清晰、直观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使公共交通流与其他交通流明确区分。
  (二)加强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管理。积极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采取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相位、设置公交车辆专用信号等措施,减少公共交通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时间。建立公共交通优先车道监控系统,加强优先车道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管理,依法查处占用公共汽车专用道、干扰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的车辆,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对优先车道的使用权,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
  八、全面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加快建立现代化的营运调度、维修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积极探索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应用技术,提高管理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最大限度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尽快建立包括公交出行查询系统和线路运行显示系统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信息网络。
  (二)大力推广公交电子票制(IC卡)自动收费系统,通过优惠的价格和优良的服务,吸引客流,鼓励减付换乘。在城市公共汽车IC卡运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加快形成减付换乘、一卡多用、覆盖多种交通方式、具备综合功能的现代电子票制。
  (三)推广使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环保型公共汽车,并对现有车辆节油、环保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着手开展天然气等新能源公共汽车的试点工作。
  (四)加大对公共交通行业的科研投入,强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科技支撑。建立专项资金,对公共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公共交通优先的道路网利用和信号系统、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车辆智能化和安全性有关标准等组织立项。
  (五)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要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线路、文明车组”及“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强化司乘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要以公共服务质量来规范公共交通营运企业,突出服务质量、服务装备、服务标准和公共义务,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