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


  25、坚持“保一块、放一块”的原则,着力办好政府举办的公共卫生机构。坚持政府主办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继续办好政府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并引导其向农村和基层投入,不断增加卫生资源总量。

  26、进一步创新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既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又保证政府医疗领域公共服务目标的实现。

  27、深化“两项制度”改革。继续把人事、分配“两项制度”改革作为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加大改革力度,使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促进人员优胜劣汰和自由流动。

  十一、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28、以“三名”战略为抓手,以人才与科技为核心,推动公共卫生事业整体发展。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抓好医学重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实行滚动式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科研经费、工资待遇上实行倾斜。

  29、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实行全员培训,对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实施继续教育制度,实行学分制,与晋职晋级挂钩。

  30、加强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选派进修、鼓励在职学历教育、强化执业资格培训、城乡对口帮扶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整体素质,适应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十二、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

  31、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责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履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职责,把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作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来抓。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探索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思路、方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