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

  20、加强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和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妇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力争到2010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30%--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愈率达50%--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达全市人口总数的50%--60%。

  八、推进健康教育

  21、强化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理念。把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健康、促进健康的治本措施,充分发挥其先导和基础作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培养和充实健康教育专业力量,增加资金投入,把经常性健康教育落实到基层,发挥大众传媒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卫生知识。结合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合理健康消费,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组织力量不断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对象,提高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不卫生习惯、不卫生行为和不卫生生活方式。

  九、提高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22、完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到2008年,市、县(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调整并充实监督执法力量,在现有的乡(镇)、社区防保机构中选聘助理卫生监督员,有序推进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工作,逐步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卫生监督网络。

  23、完善卫生执法监督机制。依法行使卫生行政执法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4、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制度。健全和完善卫生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建立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卫生法制意识。

  十、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