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

  10、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围绕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规模,提高保障水平,以增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保障程度与受益程度为目标,逐步提高对参保农民的补助水平。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建立科学严格的基金管理机制,确保基金平稳运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统一计算机联网管理、统一实行“一证通”、统一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县(区)和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为参保农民转诊设置障碍,确保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居民。

  11、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面貌。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大老水厂、小水厂及管网改造力度,扩大供水规模,实现区域供水。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确保农民群众饮水安全。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设立农村改厕专项引导资金和补助经费,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富民生态工程,推广适宜技术,不断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镇(村)活动,不断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卫生基本知识,帮助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2、加快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延伸和转移,构建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个街道(镇)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3--5万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放开举办主体,坚持建设标准,抓好准入管理,鼓励多元化举办。2 006年,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0%。

  1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加快转型过渡,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每个建制乡镇要办好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村办好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保证农村居民出行15至20分钟能享受到基本卫生服务。2 008年全面建成功能齐全、运转规范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14、规范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机构要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综合卫生服务,并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行综合防治和群体性健康干预;同时及时把重症、疑难病症等患者转到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治,综合性医院及专料医院也要及时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患者转向社区进行治疗和康复,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