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培养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依法经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要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坚持每年不少于6天的法律知识继续教育,建立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6.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他们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帮助相结合,使农民了解和掌握民主参与、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和法律程序,增强他们遵纪守法、依法表达诉求的意识和能力。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法律轮训制度、企事业单位用工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制度、流动人员管理教育中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等,将针对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四、分工和步骤
1.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规划的制定实施、协调指导、检查考核,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部署工作任务,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全市的法律知识考试,编发法制宣传教材。
2.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
3.各级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能,做好本部门、本行业专业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普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对领导干部、公务员的管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工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部门培训机构,应当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列入培训课程。
--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负责指导新闻媒体、文艺演出团体和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法制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推广群众性法治文化娱乐活动。新闻媒体、文艺演出团体和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应当开展公益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自身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律常识的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