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建成较为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物流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培育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形成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出让非经营性用地,改革土地权益分配体制,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市场主体作用,实现单位市场化自主择人和人才市场化自主择业;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坚持“城乡统筹、劳动力与人才平等对待”原则,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建立健全技术商品交易活动规则,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切实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七、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改革
坚持“政会分开”,推动行业协会人员、经费、场所与政府部门的“三脱钩”,按照“入会自愿、领导自选、经费自筹、人员自聘、活动自主”的办会原则,实现行业协会官办向民办化的转变。加强行业协会的培育扶持,落实行业协会财税优惠待遇。加快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组织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保险、劳务、技术、市场策划、广告等非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积极引导科研、文化、体育、商务等经纪人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发展。
八、切实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规范基本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更加紧密挂钩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就业的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按照统一标准纳入失业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困难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筹措机制,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做好市区城市居民医疗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以“大病为主、同时兼顾普通门诊”的补偿模式,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人均筹资额提高到50元,其中省、市、县(区)补助总额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参保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加大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将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特困户和城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元的特困居民纳入低保,实行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