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和淮安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发现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危害后果发生的,可以不追究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采取的补救措施,未能防止危害后果发生的,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追究。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因不可抗力产生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二)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产生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三)因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过错造成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情节、危害后果显著轻微的,可以不予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二十四条 根据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关可以给予下列形式的处理:

  (一)性质、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的,诫免谈话或者责令书面检讨;

  (二)性质、情节轻微,社会影响较大的,通报批评;

  (三)性质、情节一般,危害后果较大的,离岗培训;

  (四)性质恶劣、情节较重,危害后果较大的,调离执法岗位或者取消执法资格。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关可以视情况按照前款规定形式处理。涉嫌违反政纪的,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依法依纪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关可以责令行政执法机关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建议取消评比先进资格:

  (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确认违法或者变更、撤销的比例较高的;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时,外部评议群众满意度较低的;

  (三)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或者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敷衍的。

  第二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追究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外,需要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关有权向有关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章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负责人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由本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追究。

  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负责人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由其上级机关负责追究,本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