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淮安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第七条 财政安排的免收学杂费补助资金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财政必须按照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确保全额落实到位,并加强资金管理,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或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对资金未落实到位的县(区),省、市财政将相应扣减其税收返还或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

  第八条 县级财政要继续保留实行免收学杂费前安排的预算内公用经费,原来没有安排的要努力按标准安排。从2007年起,免收学杂费补助资金和现行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归并,由县级财政按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新标准予以安排,并逐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第九条 各级财政安排的免收学杂费补助资金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的支付,均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办理。使用上用于信息技术的开支要达到小学20元,初中30元。

  第十条 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后,公办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制学生住宿费,政府、学校和教职工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应由学校提供的公共性服务费用。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严禁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和手续费等费用。违反者按乱收费严肃处理,并追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的行政责任。民办学校要在现有实际收费水平基础上,按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的标准减收学生学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第十一条 各地要将免收学杂费政策执行情况和各学校公用经费安排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对免收学杂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免收学杂费工作顺利推进。

  第十二条 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根据本细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备案。

  第十三条 本细则自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学起执行。第十四条本细则由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